“第十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0-12-01  查看次数:

2020年11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治理伟大成就,研讨新发展阶段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要求新任务。

  

  第十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主论坛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何毅亭,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程建平,国务院研究室原党组书记、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院长魏礼群,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首席专家李培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秘书长姜培茂,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院长张文显,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龚维斌,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等出席。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红培、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毅分别主持致辞和主旨演讲环节。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致辞

顾秀莲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意义重大。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持续推进社会领域变革和建设,将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 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程建平致辞

程建平在致辞中指出,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人文社科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镇,近年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持续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今年,正式纳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成为国内第一家高校建立的致力于教育与社会治理研究的高端智库。希望大家继续关心和支持研究院的发展,秉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使命,推动智库建设与学科建设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积极探索高校建设新型智库的新路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智力支撑。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何毅亭致辞

何毅亭在致辞中指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社会治理现代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成功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成功有效。今天,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委领导体制,开放多元、互利共赢的社会协同制度,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公众参与机制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一个现代的、开放的社会治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这一切,为我国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何毅亭指出,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许多新特征新要求,我国社会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很重要的是在四个方面作出努力。第一,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持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还要完善平安中国建设体制机制,构建党领导下的共治共建“同心圆”,增强多元主体的社会治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城乡社区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共同体,也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是基本的社会治理单元。要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畅通群众参与治理渠道、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加快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到现代社会治理转变,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第三,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要发挥好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调动群团组织在社会组织和社会动员中的“枢纽作用”,促进各类社会组织更好发挥作用。畅通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和民主协商的渠道,搭建城乡居民议事协商平台。更加注重用法治思维、科技手段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第四,进一步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要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社会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加强社会引导、舆论塑造、心理疏导、法律援助,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形成消除社会冲突、消弭社会矛盾的良好舆论氛围。

  

  

国务院研究室原党组书记、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院长魏礼群发表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主旨演讲

 

魏礼群发表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主旨演讲。他系统论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治理标志性成就和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我国新发展阶段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和新要求,提出了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和路径。阐述深刻、内容丰富。

他指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治理景象为世人瞩目,最为突出的重大标志性成就有六个,包括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不断创新发展,开拓了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的新境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逐步确立,社会治理现代化基础性制度不断改革创新;全方位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为持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增强;平安中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整个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稳定。

他强调,以2021年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为开端,我国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着四个重大课题,包括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影响;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影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对社会治理的影响;新老矛盾交织叠加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影响。我国新的发展阶段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六个新要求,包括必须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必须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必须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协同性;必须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性;必须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系统性;必须增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效能性。

他认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仍任重道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需要抓好八项主要任务,包括坚持以加强党对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为统领,确保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保障和提高民生福祉为根本,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制度为保障,拓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发展新局面;坚持以推进深层次改革为动力,加快完善社会治理现代化体制机制;坚持以全面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为重点,大力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以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为重要抓手,完善城乡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坚持以社会治理数字化为战略任务,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现代化水平;坚持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为关键,全面增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整体效能。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秘书长姜培茂致辞

 

姜培茂在致辞中指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都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试点工作以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较好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众多来自工作一线的学员优势,在服务中央科学决策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北师大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依托优质学术资源,逐步吸收借鉴首批高端智库中几家高校“集中全校资源办智库”的有益经验,取得初步成效,今年正式获批成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发挥聚焦教育改革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优势和特色,探索了一条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智库的新路径。希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北师大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进一步发挥好自身优势,更好聚焦智库建设方向、统筹智库研究力量,不断创新理念模式、体制机制,更加突出优势和特色,不断提升智库的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创造新经验、贡献新力量。

随后,李培林、徐显明、张文显、李忠杰、龚维斌、欧晓理在主论坛分别发表题为《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社区治理》、《关于中国之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迈向现代化的中国治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主旨演讲。

上午大会上,还举行了捐赠仪式,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李胜兰为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京秀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秀强颁发证书并接受捐赠“社会治理创新基金”。

下午,四个分论坛围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的社会治理大考、“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贫困治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人口结构老龄化与社会治理、传统文化与社会治理、建设诚信社会与履行社会责任”等重要议题进行研讨交流。刘应杰、朱光明、冯俏彬、薛二勇、丁元竹、李宝忠、陆军、陈光金、冯仕政、宋彪、张抗私、青连斌、闫青春、杨宜勇、董克用、洪湖鹏、傅昌波、刘静妮、王天夫、袁瑞先、李晓松、董磊明、李聚合、刘瑛、张志、王 伟、张耀南、刘余莉、卢秀强、张建松、邓文奎、张成岗、王心同、张瑾、尉建文、杨积堂、陈鹏、沈湘平等近50位领导专家发表精彩演讲和点评,赵秋雁、谢志强、赖徳胜、郑权、尹栾玉、萧放、刘钢、谢琼等主持。

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承办,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清华大学社会治理与发展研究院协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杂志作为支持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研究室、教育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家机关部委;北京、浙江、江苏、山西、安徽、陕西、河北、云南等10余个省市;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等10多家社会组织和企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0多家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媒体杂志,15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毅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红培主持致辞环节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首席专家李培林发表题为《新冠疫情背景下的社区治理》主旨演讲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显明发表题为《关于中国之治》主旨演讲

  

  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院长张文显发表题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主旨演讲

  

  

  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发表题为《迈向现代化的中国治理》主旨演讲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龚维斌发表题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主旨演讲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发表题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主旨演讲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赵秋雁主持捐赠仪式

 

  

  捐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