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调查显示,东北县域国企下岗工人目前很大一部分比例人员在从事个体店铺经营,反映了当地劳动空间的再造,同时也成为县域经济转型的一种模式。计划经济时期的工厂劳动空间主要是由国家力量推动以国资为主建成的。在市场化进程中国家力量逐渐退出,东北县域地区难以吸引到充分的外来资本,工厂改制和破产导致大批工人下岗失业,原有劳动空间消失。一些下岗工人不再被动等待而主动谋求生路,运用家庭小资本经营店铺,将生活空间重新改造为劳动空间,家庭和社会关系进而演变为一定意义上的市场关系,创造出了新的劳动空间。他们生活在“店家一体”的劳动与生活高度融合的空间中,并通过代际传承再生产为相对稳定的结构。然而,这种自发的、缺乏竞争力、以基础消费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难以实现高质量县域发展,需要加大扶持力度,继续发掘内生动力和统筹发展。
全文下载(PDF):
劳动空间视角下的县域经济转型 ——以东北N县的个体经济发展为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