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综述丨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全面加强社区建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综述


发布时间:2020-12-01  查看次数:

2020年9月21日,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与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中国教育报社、北京社区报、社会治理杂志社共同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重点就如何学习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巩固发展社区建设成果、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进行研讨。

会议由北京市社会建设促进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宋贵伦主持。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员、市民政局副局长赵学刚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蔡继乐、《社会治理》杂志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刘逸帆、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杨积堂和北京市区、街道负责人、优秀社区工作者代表发言。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9·8重要讲话”,核心是学习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场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强调指出:“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力量。”“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合舟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

与会者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9·8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伟大抗疫斗争取得的经验启示,为我们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一致认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9·8重要讲话”的核心是学习和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

 

二、北京10年社区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的第二部分是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此次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在党的领导下,两个战场、两支队伍发挥了关键作用。一个是医疗战场的医护工作者科学救治,一个是社区战场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群防群控。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各地社区成为最前沿的防控力量。正值农历鼠年新年,各社区工作人员放弃休假,采取“群防群控、严防严控、稳防稳控”等多项举措,全面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将一个个社区、村庄打造成为严密安全的“抗疫堡垒”,把防控有效落实到终端和末梢。

北京市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新开端始于10年前的“大学生社工计划”。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压力和社区队伍严重不足的新形势,北京市委、市政府及时实施了“大学生社工计划”。2009、2010年面向首都高校统一招聘了首批5000名“大学生社工”。之后每年都有大批高校毕业生和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如今,北京3213个城乡社区已经有5.8万名社区工作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90%以上,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已然形成。其中,首批“大学生社工”很多人已经成长为社区领头人。作为全国400多万名“社区抗疫战士”的一部分。他们在此次抗疫斗争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因为有了10年的组织体系建设、10年的队伍打造、10年的工作历练和经验积累,才使得这支队伍在此次抗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会上,3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优秀社区工作者代表发言,回顾了在抗疫伟大斗争中的难忘经历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体会。一致表示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骄不躁,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服务居民和社区治理工作。

全国抗疫先进个人、西城区广安门街道乐城社区党委书记程子夏,作为首批“大学生社工”、本街道最年轻的社区党委书记,她在抗疫中迎难而上、争做标杆,并表示:作为新时代社工,要做到三点,一是要有服务意识、奉献精神;二是要有新的精神面貌;三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全国抗疫先进个人、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八角中里社区党委书记李美红,2006年研究生毕业到社区工作,几个月前,曾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验。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李美红与15名同事于大年三十起就坚守社区、保卫居民。她在发言中说,基层工作要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要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把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全国抗疫先进个人、昌平区霍营街道华龙苑北里社区党委书记王翠娟也是2009年到社区工作的“大学生社工”。她在发言中谈到,该社区 “党建引领,五方共建”的基层治理创新模式,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智慧门禁的使用大大减轻了人防压力,充分体现了疫情防控中的科技“红利”。

 

三、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全面加强社区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社区治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反复重申,要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大家认为,这对加强社会建设、改革、治理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来自北京市区、街道的有关负责人,结合北京市10年社会建设实际畅谈了学习体会。

西城区委社会工委书记李薇在发言中尖锐地指出了基层社区仍然存在的一些短板漏洞弱项。一是通达社会末端的社会治理运行机制不够顺畅。二是社区治理现代化手段运用不足。三是基层力量调动不充分。四是组织发动社会驻区单位能力不强。五是社会组织缺乏有效的组织体系。六是物业管理作用发挥不充分。七是与居民群众日常沟通交流不够。

密云区委社会工委书记、区民政局局长张志华、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工委书记高春玲在发言中就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是要强化基层组织力建设。街道社区组织力的发挥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强化“赋权、下沉、增效”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效能,深化街道党工委对地区治理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继续提高社区党建属地管理的权力,巩固机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投身城市基层治理的常态机制。积极与辖区内外的各类党组织开展融合联建,打造不同类型的党建联合体,推进人才、资金、技术、服务向社区下沉,并以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通过党建联合体整合共享各类资源。

二是要强化基层动员力建设。动员力发力在关键时刻,培育在日常工作中。利用疫情防控的有效成果,建立基层横向链接机制,拓宽与驻区单位的联系面,进行及时有效沟通。加强街道社区内生社会组织培育,突出公共卫生、应急救援、法律援助、心理干预等专业性,增强组织归属感,使其能够植根于区域治理中。推进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逐步将老旧小区、失管小区、平房院落、简易楼等纳入物业正规管理。将疫情期间封闭管理的小区院落视情况进行常态化固定。培育壮大志愿者与骨干居民群众队伍,吸纳中青年力量。通过驻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社会企业和居民群众的携手共进,汇集各类力量共守家园。

三是要强化社区人力资源建设。推进社区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构建有情怀、有格局、有能力、有灵魂的社区人才队伍。社区工作者招录可适当放开年龄限制和学历门槛,在来源渠道上,除了社会公开招聘,可适当面向国有企事业单位,定向招录管理人员和党务工作人员充实到社区一线。加大优秀年轻社工的培养选拔,以需求为导向,加大社区工作者队伍培训力度。尤其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基层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资源整合和协调能力、政策法规理解能力等方面强化提升。实施社工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顶层设计。

 

 

四、密切联系实际,把“伟大抗疫精神”更好地转化为加强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和巨大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五项重要任务,号召我们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一要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奋力夺取抗疫斗争的全面胜利;二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三要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夯实制度保障;四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五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与会领导和专家指出,这些任务都与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社会建设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应当有责任感、使命感,应当有更大担当、更新作为。

与会领导、专家强调,社区建设仍然在路上。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全社会对社区工作重要性有了新的更高认识,对社会工作者充满新的更高期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关键是密切联系实际,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9·8重要讲话”,要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湖南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结合起来,要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要与学习身边抗疫先进典型结合起来,要与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要与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和做好明年工作计划结合起来,把“伟大抗疫精神”更好地转化为做好社会建设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巨大效能。